《黔江區城鄉環境衛生發展“十四五” 規劃》政策解讀
一、編制過程
按照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關于開展重慶市城鄉環境衛生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2020〕—717)和區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十四五”區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黔江府辦發〔2020〕65號)要求,區城市管理局組織編制了《黔江區城鄉環境衛生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啡鎸藢Ρ怼吨貞c市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慶市城鄉環境衛生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等文件,統籌考慮黔江區發展新目標和新需求,構建處理系統更完善、設施布局更合理、體制更健全的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實現全區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垃圾分類基本全覆蓋。編制過程中充分聽取了充分聽取了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區級各相關單位、相關企業、專家和廣大公眾意見。
二、主要內容
《規劃》共有10個章節,規劃范圍為黔江區城鄉區域。規劃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兑巹潯房偨Y了黔江區“十三五”時期環境衛生事業發展成果與存在問題,分析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需求、發展形勢與機遇,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的規劃目標,主要從清掃保潔、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與處理,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和水域垃圾收運與處理,公共廁所、環衛工人作息場所、環境衛生車輛停車場等其他環衛設施和智慧環衛等五大方面進行規劃,提出“十四五”規劃指標,明確“十四五”時期發展的主要任務,梳理重點工程,明確資金需求和保障措施,是指導“十四五”時期全區城鄉環境衛生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
(一)“十四五”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城鄉環境衛生發展目標是:建成以資源化利用和焚燒發電處理為主、填埋處理為應急保障、其他處理方式并存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至2025年全面建成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資源化回收利用率達40%,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建設比例達25%以上。補齊設施短板,公共服務供給更加有力,實現生活垃圾處理城鄉一體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鎮(含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
(二)“十四五”主要任務
一是提高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加快市場一體化建設。道路清掃保潔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原則,加強城市道路清掃保潔管理,提高道路清掃作業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黔江區城市道路機械清掃率。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協作,強化區域性屬地管理,建立競爭機制,推進環衛作業市場一體化進程。
二是促進生活垃圾分類與源頭減量,促進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行動方案,促進生活垃圾分類與源頭減量,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制定循環經濟發展扶持政策,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提高廢棄產品和包裝物的回收再利用率,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達到40%。
三是完善城鄉垃圾收運與處置系統,實現城鄉一體化。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完善部分垃圾站的餐廚垃圾轉運、有害垃圾儲存、大件和園林垃圾破碎等功能,避免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十四五期間,新改擴建生活垃圾中轉站15座,實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項目、建筑垃圾處理、廚余垃圾處理等項目工程。
四是加快補齊配套環衛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進廁所布局及升級改造,規劃改建和新建公廁共計30座,其中改造現有公廁10座,新城規劃新增公共廁所15座,老城規劃新增5座。新增青杠組團南側、正陽街道2座環境衛生車輛停車場,結合城區其他環衛公共服務設施設置,新增環衛工人作息場所30座,改善環衛工人作息條件。
五是建設“智慧環衛”,助力精細化管理。全面應用物聯網感知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黔江區環衛管理子系統,全市聯網,實現實時無延遲與其他各區縣交流,全面提升環衛管理水平,提高環境衛生保障和公共服務能力。
(三)保障機制
包含強化多元資金保障、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技術保障、廣泛宣傳引導、加強風險防范和用地保障等八方面。